在中国古代,数学不是枯燥的公式,而是藏在朗朗上口的诗句里。文人墨客们把数学题编成诗词,既方便记忆,又增添趣味,他们用诗歌出题,用算术解答,堪称古代的“数学谜语”。今天泸深通,我们就来挑战三首经典“算诗”,看看你能否破解古人的智慧密码!
01. 《孙子算经》· 妇人洗碗
原诗:
“妇人洗碗在河滨,路人问她客几人?答曰不知客数目,六十五碗自分明,二人共食一碗饭,三人共吃一碗羹,四人共肉无余数,请君细算客几人?”(想要解开古代的数学谜题,还需要先翻译哦)
解法:
设人数为x,则饭碗数为x/2,汤碗数为x/3,肉碗数为x/4,根据题意:
1/2x+1/3x+1/4x=65泸深通
解得:x=60(这家共有60位客人)
展开剩余56%02. 《算法统宗》· 哑子买肉
原诗:
“哑子来买肉,难言钱数目。一斤少四十,九两多十六。问肉价几何?”
你知道吗,古代的1斤等于16两,与我们现在常说的1斤不同。
解法:
设肉价为每斤x文泸深通
根据题意:
x-40=(9/16)x + 16
解得:x=128(肉价128文一斤)
冷知识:明朝时1文钱约值现在0.5元,128文相当于64元一斤肉——看来古代猪肉也不便宜!
03. 《算法统宗》· 百僧分馍
原诗:
“一百馒头一百僧,大僧三个更无争,小僧三人分一个,问大小僧各几丁?”
解法:
设大和尚x人,小和尚100−x人,则:
3x+ (100−x)/3=100
解得:x=25(大和尚25人,小和尚75人)
设未知数时也可以设小和尚的人数为x,那么大和尚的人数就是100−x了,你知道这样的方程怎么列吗?
今天的算诗你破解了几题?数学是不是很有趣?你看,数学不一定要严肃,它可以藏在诗歌里、故事里泸深通,甚至一碗饭、一块肉里。
发布于:北京市天宇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